首页 资讯 正文

园山街道保安社区开展多元手工践行老年友好服务“四有一无”

体育正文 85 0

园山街道保安社区开展多元手工践行老年友好服务“四有一无”

园山街道保安社区开展多元手工践行老年友好服务“四有一无”

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(yuè)13日讯(记者 刘梦婷 通讯员 陈海燕 石满利 罗俊君)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,推动(tuīdòng)老年友好(yǒuhǎo)型社区建设,5月11日至6月8日,园山街道保安社区以(yǐ)“勤动脑、多动手”为主题,精心策划了压花台灯、创意毛线球小凳、植物微景观等特色手工课程,累计吸引150名社区长者(zhǎngzhě)参与。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了龙岗区“四有一无”社区建设要求,让老年人在创意实践(shíjiàn)中感受获得感、幸福感,同时通过手部精细动作训练和创意构思(gòusī),有效促进(cùjìn)大脑认知(rènzhī)功能保持活跃,持续推动“老有所乐、老有所为”,为老年友好型社区发展增添活力。

有温度:手工赋能(fùnéng),点亮银龄生活

本次系列活动聚焦老年人精神需求,设计兼具艺术性与(yǔ)实用性的课程。居民李阿姨捧着自制的布艺花束笑(xiào)道:“没想到我还能学会做这么精致的手工艺品,回家要教孙女!”通过毛线编织、布绳(bùshéng)收纳等易学易做的项目(xiàngmù),让长者在成就感中增强自信,传递社区关怀温度。

有品质(pǐnzhì):多元课程,提升服务内涵

从(cóng)自然(zìrán)清新的植物微景观到创意压花台灯,六类主题课程均邀请专业导师指导,确保(quèbǎo)活动品质。保安社区党委整合辖区资源,联动多方力量严格把关材料安全性与教学专业性,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,在动手动脑(dòngnǎo)的过程中获得双重锻炼,体现“老有颐养”的服务标准(biāozhǔn)。

有(yǒu)活力:邻里共融,激发社区动能

活动(huódòng)特别设置作品(zuòpǐn)展示环节,鼓励参与者交流创作心得。年近七旬的王阿姨在编织抱枕制作课上结识了新(xīn)朋友:“大家边做手工边聊天,比一个人在家热闹多了!”这种“作品展示+心得分享”的互动模式有效打破老年人社交壁垒,更在互动交流中(zhōng)激发思维活力(huólì),形成“以兴趣促融合”的社区治理新路径(lùjìng),让小区更有活力,让社区更加融合。

有创新:传统技艺融合(rónghé)现代美学

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相结合,开设了(le)如创意(chuàngyì)毛线球小凳等课程(kèchéng)。这些课程既传承了文化,又实用美观。更重要的(de)是,社区通过前期调研深入了解长者所需,并在活动过程中(zhōng)持续调整优化。反馈显示,参与活动的长者普遍感觉精神状态更好了,注意力更集中,面对日常琐事(suǒshì)时也显得更加从容自信。这种以需求为导向、不断创新的实践,彰显了基层服务的智慧与温度。

无盲区:全覆盖(fùgài)服务托举幸福晚年

针对高龄(gāolíng)、独居等特殊群体,工作人员主动电话邀约,并组织发动了社区志愿者就近结伴与老年人共同(gòngtóng)出发参与活动,确保活动覆盖无死角。独居老人王(wáng)阿姨在志愿者帮助下完成首个植物微景观后感慨:“儿女(érnǚ)不在身边,但社区活动(shèqūhuódòng)让我每周都有盼头,这些手工活让我的脑筋越用越灵活!”

保安社区党委负责人指出,本次活动依托“民生微实事·大盆菜”专项经费,是落实龙岗区“四有一无”社区建设理念的创新(chuàngxīn)举措。通过开展艺术创作实践活动,旨在促进(cùjìn)长者认知功能(gōngnéng)锻炼,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。后续将持续推出更多适老化服务项目,以“小手工”传递“大温暖(wēnnuǎn)”的方式,持续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注入(zhùrù)文化活力(huólì),帮助长者保持思维敏捷和生活热情。

园山街道保安社区开展多元手工践行老年友好服务“四有一无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